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开云动态

News

球打得再好不要你张敬一的遭遇是中国体育当前最大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5-05-02 浏览次数:

  在体育赛场上,天赋和汗水应该是通向成功的关键。可现实呢?有些运动员技术再牛,也可能因为某些硬性标准被拒之门外。张敬一的故事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从校园篮球场上的耀眼明星,到一度只能当个默默无闻的体育老师,再到后来职业赛场的逆袭,不光是她个人的奋斗史,更暴露了中国体育选拔机制里那些让人挠头的问题。

  张敬一,1998年5月1日出生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区铜冶镇北铜冶村。家里是体育世家,爸妈都是体育老师,父亲还当过当地篮球队的教练,母亲是退役的田径运动员。从小耳濡目染,她对运动有种天然的亲近感。10岁那年,她进了石家庄二中的篮球队,开始接受系统训练。那时候,她就展现出了不一般的球感和技术。

  2015年,她代表四川德阳参加了全国首届青年运动会,一场比赛独砍41分,硬是帮球队拿下铜牌。2016年,她在初高中篮球联赛里带队夺冠,自己还拿了个MVP。成绩这么亮眼,北京师范大学直接保送了她。到了大学,她更是一路开挂,带队拿了好几次CUBA冠军,个人表现甩开对手好几条街。2021年,她在WCBA联赛试训时,一场球轰下50分,直接刷新了赛季纪录。

  按理说,这样的履历放哪都该是抢手货吧?可毕业后,现实给了她一记闷棍。没有一支职业队愿意签她。她身高只有1.71米,在中国篮球圈,这是个硬伤。职业队看不上她,她只能回老家当体育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教着一群小学生打球。曾经的篮球梦,看起来像是被现实彻底浇灭了。

  她的经历让人忍不住想问:球打得这么好,怎么就没人要呢?这背后的问题,远不止她一个人那么简单。

  张敬一的遭遇,直接戳中了中国体育选拔机制的老毛病——太看重身高,技术反倒成了次要的。她1.71米的身高,在普通人里不算矮,可在职业篮球圈,这就是个“致命缺陷”。在中国,选拔球员时,身高往往是第一道硬杠杠,不管你技术多牛,意识多强,身高不够就直接出局。

  这种标准是怎么来的呢?说白了,还是几十年前那套老思路。中国篮球一直想学欧美,觉得高个子才有优势。看看国家队,动不动就要求中锋2米以上,后卫也得1米8起跳。可问题是,篮球早就不是单纯拼身高的游戏了。国际赛场上的例子多得是:WNBA的苏·伯德,身高1.75米,靠技术和组织能力成了传奇;NBA的斯蒂芬·库里,1.91米不算突出,但三分球和球商让他成了顶级巨星。这些人证明,技术型球员一样能撑起一片天。

  反观国内,张敬一这样的球员却连个机会都捞不到。选拔时,教练和球探盯着身高表,技术好坏反倒没人细看。这种单一标准,直接把一大堆有潜力的技术型球员挡在门外。结果呢?职业联赛里,经常看到一堆大个子球员,跑不动、投不准,基本功稀烂,比赛打得让人昏昏欲睡。球迷都看不下去了,网上老有人吐槽:“这篮球是打的啥啊?光看身高不看球技,难怪老输。”

  更气人的是,这种机制还不光是埋没人才的问题,连公平性都让人怀疑。体育圈里,早就有人传“关系户”的事儿。那些技术一般但身高达标的球员,可能因为认识人、走后门就进了队。而像张敬一这样没背景、靠实力的草根球员,机会却少得可怜。这种不透明的选拔方式,打击的不只是运动员的积极性,更是整个体育发展的根基。

  说句接地气的话,中国体育这套玩法,简直是“拿着尺子量身高,忘了篮球是拿手打的”。张敬一的经历,就是这问题的缩影。技术再好又怎样?没达到“硬件要求”,你就得靠边站。

  张敬一的故事,好在没一直这么憋屈下去。2023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给了她一个翻身的机会。她被大学时的教练紧急召回,代表中国队出战。这次,她没让人失望,场上表现炸裂,硬是帮中国队拿下金牌。大运会上的曝光,让她的实力终于被更多人看到。

  比赛结束没多久,2023年9月,她被河北女篮签下。这支队后来迁到石家庄,她也成了主力球员。在WCBA联赛里,她场均得分稳中有升,证明了自己不是只会打校园比赛的花架子。到了2024年11月,她转会到北京女篮,成了球队的核心之一。她的逆袭,不光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跟大运会这个平台分不开。

  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开始让一些人坐不住了。2024年,中国篮协推出个试点项目,专门给技术型球员开绿灯,鼓励她们参加职业试训,身高要求也放宽了不少。这事儿虽然还在试水阶段,但多少是个信号:中国篮球可能要改改老规矩了。张敬一的故事,成了推动改革的活教材。

  不过,这也让人忍不住多想几句。她的转机靠的是大运会这种偶然的机会,可有多少“张敬一”没这运气,早就被埋没了?中国体育要真想进步,光靠几个逆袭故事可不够。选拔机制得彻底改,不能老盯着身高不放,得给技术型球员更多露脸的机会。透明度也得跟上,别让“关系户”再钻空子。说白了,体育是靠实力说话的,不是靠尺子量出来的。

  张敬一从体育老师到职业球员的逆袭,是一段让人挺感慨的经历。她用自己的坚持,硬生生打破了身高这道坎,也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体育选拔的毛病。她的故事不只是个人的胜利,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体制里那些不合理的地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