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开云动态

News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携“上座”主题特展璀璨开馆!

 发布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22日,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盛大开馆,同时,陈列馆首个主题展览”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也将拉开序幕。区氏家具相邀四方宾朋,于广东中山横栏,共赴一场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桃源盛事。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开馆庆典暨“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开幕、《区氏家具》新书首发,在各界领导、文博与艺术界专家学者、传统家具文化爱好者及全国媒体朋友共同参与下,庆典圆满而难忘。

  本次活动由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指导,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主办,区氏家具承办,中山假日广场、北京山外文化协办。同时,得到了澄观佛教艺术博物馆、山右吉金艺术馆、中贸圣佳国际拍卖、上海明轩国际拍卖、北京中立策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法国罗汉堂、香港恒艺馆、广东烨辉钢铁的友情支持。

  开馆揭幕仪式前,是一个有着特别意义的捐赠仪式。香港敏求精舍前会长、台湾清翫雅集资深会员陈永杰先生决定向陈列馆捐赠一对墨宝,以此表达对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期许。山外文化创作总监李捷先生作为代表,上台和大家分享了这对寄语墨宝的含义。陈列馆总策划人、区氏家具区胜春董事长上台接受陈永杰先生的捐赠。

  随着帷幕拉开,开馆揭幕仪式开启——文博界宗师、开创明式家具学的王世襄先生的著作,一本被无数次翻阅过、传承着木作文化精神血脉的《明式家具珍赏》展现在众人眼前。正是这本书,开启了区氏的传统家具之路,开启了这座馆的生命。与众不同的揭幕,让不少嘉宾为之动容。

  作为一座民营公益性博物馆,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致力打造一个让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木作的文化平台。各界对木作陈列馆的殷切期盼,凝聚在一声声祝愿之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博协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文联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力致辞

  作为陈列馆总策划人,区胜春董事长对传统家具的热诚,感染了每一位展馆建设者。开馆仪式上,区胜春董事长向与他一起缔造了这场盛宴的朋友们,表达了最深挚的感谢。

  与此同时,他也将区氏潜心于木作文化的最新成果——《区氏家具》一书,赠送给本地图书馆和学校代表,让大众可以在更多地方,接触了解传统家具文化。

  中山纪念图书馆、横栏图书馆、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横栏中学、横栏小学单位代表接受赠书

  “我们越发盼望,有更多人能来了解这些家具经典的内涵与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2018年底,我们开始建设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时至今日,历经五年,终于落成。”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馆长、区氏家具总经理区锦泽的介绍,将庆典现场的观众们对陈列馆的期待与好奇充分点燃。(展馆概况见于《区氏木作陈列馆建成记》)

  5000㎡展馆里,一层展厅呈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灿烂历史和文化,二层展厅呈现与中国古代家具研究相关的文献。

  镇馆之宝——2019年从嘉德拍得的王世襄十柜藏书,按其生前书房样式还原于此。

  重点展品——建筑小木作手绘图纸,是中国营造学社李庄时期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建筑测绘线描图。

  作为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的首个主题展,「上座—留余斋藏中国古代坐具展」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研究学者邓彬担当策展人,展品来源于中国古代家具收藏家黄定中的私人收藏,以“桃花源”为设计理念,将50件珍贵独特的古代坐具呈现给大众。

  展览从黄定中先生的留余斋珍藏中,挑选了各种风格、各种材质的各代成熟椅具,以及奇趣别款的民间椅具。

  邓彬老师认为,椅子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也是与人关系最亲密的家具,古代工匠在其制作上倾注了许多心力。藉由展览,希望观众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丰富多元,了解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非凡技艺。

  以特展为切入点,开馆日下午还举行了《上座——古代中国坐具之美》主题论坛以飨众友,让来宾学会从椅子的地域特性、立体维度、原始状态、手工价值等方面鉴赏中国古代坐具。

  5月25日是王世襄先生的110周年生诞纪念日。借开馆契机,区氏特别举行了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主题活动,与嘉宾们一起缅怀追忆,感受王世襄先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从一本书,到一个书房,再到一座陈列馆,区氏家具三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锚点,都与王世襄先生密不可分。

  1985年,一位香港朋友把《明式家具珍赏》带给区胜春董事长,从对着书搜老家具,到对着书做传统家具,区氏汲取书中养分,把每件家具做成了臻品;

  2019年,源于对王世襄和其研学精神的尊敬,区氏拍下王世襄十柜藏书,妥善保存于馆中。王世襄书房的出现,如同灵魂一般点亮了这座馆,也将展馆建设推向了高潮。

  如论坛嘉宾所言,王世襄深深影响了一代代求索者。区氏家具一直追随王世襄的脚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家具,如今陈列馆落成开馆,将更好地带动社会延续这份研学精神。

  主编了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两本经典著作的黄天先生,还特别带来了一场主题讲座。在走近王世襄和他的家具研究过程中,嘉宾们深刻体会到一代大家做学问的专注与执著。

  明式家具作为中国的艺术奇珍,不仅值得大家深挖和喜爱,而且需要更多人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去专研、去传播。区氏将守护好王世襄最有温度的这批旧藏,并与社会、与下一代共享传统家具这份艺术瑰宝。

  除了王世襄与中国古代坐具,以传承发展为关键词,开馆庆典全天还举行了其他多场论坛对话与学术成果展示,特邀来自各个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共探中国传统文化不同领域的传承与创新,并从多维度探寻陈列馆的运营思路。

  长达五年的打磨过程,让筹建团队得以深入思考一个博物馆应有的功能,并通过不断地试验与调整,借助材料、装置、情境等年轻人喜爱的媒介和形式,让陈列馆逛起来在观感上更舒适、动线上更合理、精神上更愉悦,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建馆初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郅敏老师指出,艺术是自然和自我的结合,生活变了艺术形式也会变,“上座”主题展各式各样的椅子就是很好的体现,而每一把椅子都是当时最有创造力的表达。

  有文物的保护修复,才有博物馆的光华四现。活动特邀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负责漆器修缮的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闵俊嵘老师,分享文物保护修复里的匠心。正如文物修复需要最小限度的干预和最大程度的耐心,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也是如此,一点一滴串起了中国传统家具的脉络。

  中国古代家具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对传统家具的展陈形式和项目运营经验,都对陈列馆提升公众服务质量有所启发。活动邀请了南京博物院传统家具研究学者,也是2023年南博建院九十周年特展家具展区的策展人张丹博士,给大家介绍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张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近年对明清苏作家具区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新观点。张丹老师也指出,“上座”主题特展以坐具为主题,展出了多把精美的江南地区家具,是观众认识了解苏作家具的很好途径。

  开馆日的这些论坛对话和学术分享,是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首次与外界的专业交流。秉持谦逊与发展的心态,陈列馆将继续生长、变化,成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传统木作文化有机体。

  横栏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横栏医院医护组、三人诚品、威斯汀酒店、中山来龙点心、雅昌印刷、鸿光印刷、白眉派龙狮团、战盾安保、唯美花艺、唇JAZZ BAND

  央金、孙婕、黄景文、褚新雯 、侯颖、戴喜玲、绿克、晓航、靳颖、张学川、何欣仪、刘相利、韩金龙、冯志勇、黄嘉力、林德明、梁文权

  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是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传统木作及家具工艺、艺术、文化和发展历史的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个让大众了解中国传统木作的文化平台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