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电脑前就能“施工”“造楼”数字化智能建造让教材不再落后于设备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推出创新课堂,让学生在项目现场体验智能建造技术。
4.同时,校企共同开发了空中造楼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智能建造实训箱及教学课程。
5.全国首家绿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实训中心在湖北建院正式启用,将培养智能建造高技能人才。
“设备永远比教材新”“千万设备进不了校门”“高危场景不能练”“施工进度不等人”……当智能建造新技术以月为周期更新换代,建筑领域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课堂追上技术的迭代速度?
近日,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该校23级智能建造先锋班10名学生来到了中建壹品汉韵公馆项目现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活动,共同见证智能建造技术的非凡魅力。
作为国家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汉韵公馆以“第四代住宅+智能建造”双示范为特色,集中展示空中造楼机、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建筑桌面VR一体机、5G塔吊等多项行业前沿技术。在项目总工程师吴吉指导下,智能建造先锋班学生现场操作智能建造管理平台,体验设计数据驱动工厂智造、装备智能施工的“虚实联动”全流程,直观感受工业互联网与建筑实体深度融合引发的产业变革。
在项目智慧工地指挥中心,学生们实时观看5G塔吊的“云端”操作。操作员在远程控制室内轻摇手柄,百米高空中的塔吊吊臂便精准抓取建材,平稳转运至指定点位。“传统塔吊依赖人眼判断,存在盲区风险。5G技术让操控延时降至毫秒级,结合AI避障算法,安全性、效率双提升。”技术人员结合BIM模型,详细拆解了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统的工作原理。
“戴上AR眼镜的瞬间,整面墙体的水电管线在眼前立体展开,课堂上学的BIM参数化设计突然‘活’了过来!”智能建造2302班申煜堃在数字孪生技术展区难掩兴奋。他的同学蔡声琴则对无人化施工印象深刻:“我亲手用平板电脑调度了运输机器人,它们能自动避障、精准卸货,这比传统工地效率提升了至少三倍。”
近年来,湖北建院积极向外探索,以开门开放、重构重塑、共建共享为宗旨,融入行业、对接产业、走进企业,校企共建45个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基础,不断创新实践“空中课堂”。
课上,依托5G通讯、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远程连线开放式学习空间。利用物联网智慧工地系统,课程设置跟进工程进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应用。利用5G通讯技术,智慧塔吊操控员在集控中心化身企业导师,在真实岗位传授实用技能。通过无人机定向巡航,实时连线观摩造楼机等大型设备真实生产过程,让专业教学同步一线生产。
课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以真实项目、真实场景、真实应用、真实数据,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以空中课堂为基础,校企共同开发了空中造楼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共同研制了智能建造实训箱及教学课程,联合培养了多名5G塔吊操控学员。
去年年底,由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支持建设的全国首家绿色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实训中心在湖北建院正式启用。该中心提供先进的智能建造设备和系统,学生将体验到智能建造的魅力,掌握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各项新技能。中心将面向湖北高校和企业开放,成为培养智能建造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 工作就是吃喝玩睡 试吃员体验师成最爽职业
- 从试训到蜕变:魏祥鑫欧洲足球启示录——留
-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5年新入职
- 2025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云
- 2025天津市河东区公务员考试职位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