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开云动态

News

【南京】开展“陪诊员”培训 补齐助医服务短板

 发布时间:2025-05-18 浏览次数:

  

【南京】开展“陪诊员”培训 补齐助医服务短板(图1)

  助医陪诊看似是“跑腿帮手”的小事,实则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以栖霞区为例,该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0%,失能、空巢、独居老人的就医陪护需求日益迫切。同时,慢性病患者、残障群体等也需要更专业的就医支持。但现实中,许多家庭面临“一人就医、全家奔波”的困境,甚至因陪护不专业导致病情延误。

  不久前,家住栖霞区的低保老人徐大爷因突发高烧,在陪诊员小潘的帮助下,完成了“无接触就医”。“徐大爷患多种疾病且行动不便,此次生病更是把他‘困’在家中。”小潘表示,作为一名陪诊员,她需要准确为老人进行病史梳理,然后去医院代诊问药,回来后指导老人如何服药,这些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高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今年4月,栖霞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摸排,各街道抽选重点关注的高龄困境老年人填写了《助医陪诊服务需求调查表》。“过去三个月内,有助医陪诊需求的老年人超过600人,约为全区老年人口的4.2%。去年助医陪诊的服务订单占全部订单的4.9%,位列第三。”栖霞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赵凯介绍,全区养老机构及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数据显示,助医陪诊的需求在可提供的服务项目中一直热度很高。

  栖霞区民政局党委副书记许晶晶表示,近年来,栖霞区在养老服务领域先行先试,打造了“栖彩颐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建成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但助医服务仍是短板。

  去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指出“培育专业助医组织和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取号、就医陪同、代取药品、代办缴费等助医服务”。许晶晶说,栖霞区民政局联合区人社、区卫健委等部门共同开展了此次助医陪诊专业化培训,通过本次系统化培训,打造一支“有爱心、懂技术、善沟通”的专业队伍,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人性化的陪诊服务。“此次培训,我们要补齐这块短板,让专业陪诊成为困难群众的‘就医护航员’、医疗资源的‘高效链接者’、医患关系的‘温情润滑剂’。”

  赵凯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老年人,100名陪诊员培训结束后将回到各自所在的养老机构或服务组织,栖霞区民政部门将编制清单,供老年人选择。

  在课程设置上,人社、民政部门与医院、专业教培机构合作,课程涵盖老年心理学、医疗常识等内容。“我们既要提高陪诊员在处理老年人就医时心理需求的水平,又要提高他们陪诊时的服务水平。”南京养老志愿服务联合会项目负责人说。

  据了解,栖霞区民政局推出的“栖彩颐养”小程序也助力陪诊员更精准地服务老年人,包括下单、订单确认、助医陪诊平台派单、陪诊师订单查看、服务对象就诊信息收集等环节。

  数据显示,南京市养老志愿服务需求约有35类,2023—2024年助医陪诊需求占比约4.8%,位列第六。“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来说,去趟医院独立完成就医全过程很不容易,请来陪诊师担任‘临时家人’就成了不少老人的选择,这是市场的刚性需求。”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会长杨金兰坦言,过去助医陪诊服务一直没有标准,收费标准也不统一,但大多是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接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协会正在汇总工作经验,群策群力,完善此标准。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副院长柏峰表示,此次培训项目前期,医院和职能部门、培训机构精心编制课程,打造了老年人助医陪诊的服务标准,每个服务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服务的顺畅和高效。例如,在老人下单环节,“栖彩颐养”助医陪诊平台将提供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方便老人快速提出陪诊需求。订单确认后,迅速安排陪诊员进行派单,陪诊员在接到订单后及时查看并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就医需求。在就诊过程中,陪诊员将负责收集服务对象的就诊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一标准化流程的实施,将大大提升助医陪诊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化水平。

  许晶晶告诉记者,栖霞区民政部门通过培养陪诊员队伍、制定标准来优化服务,接下来还将探索服务模式,以低偿、发放消费券(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实现陪诊服务的“自我造血”,达到长期良性发展的目的。“此外,我们将引导组织积极参与提供陪诊服务,同时,让老人养成助医陪诊的习惯,有需要找组织。除了陪诊,我们还将把这一理念拓展到整个老年人助医工作,与辖区内的三级医院深入合作,开展老年人互联网问诊服务、失能老人巡诊服务,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更好地完善该项服务,该局明确栖霞、鼓楼、秦淮三个区为首批试点地区,“本次培训是我市的一次尝试,接下来,全市各区将陆续开展培训工作,助力守护老年人的就医之路。

  随着老年人对助医陪诊服务需求的增长,市场上涌现出大量陪诊机构和陪诊师。作为刚需,这个新兴的职业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监管机制,从事陪诊的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都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时由于监管部门不明确而造成收费乱的问题。这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化是提升服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统一的助医陪诊服务标准,不仅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有助于提升行业形象和公信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这一行业。

  近年来,上海、湖北、四川等地都在积极探索职业养老陪诊服务,一批具有专项职业能力的陪诊师持证上岗,培训课程体系也逐步完善,这无疑将陪诊职业带入正轨。

  南京市民政部门此次通过科学化制定业务培训课程,配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服务,既提升陪诊师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又增强陪诊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还培养了老人助医陪诊的习惯。

  助医陪诊服务是解决老年人就医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民政、人社、卫健、市场监督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其生态环境,能确保助医陪诊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提升老年人的就医体验和生活品质。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