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控股有限公司

开云动态

News

中国铁路员工学习考试压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

  

中国铁路员工学习考试压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职业使命感的调节作用(图1)

  本研究针对中国铁路企业过度学习考试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基于工作需求-资源(JD-R)理论框架,揭示了学习考试压力通过睡眠质量和捷径动机双重路径降低安全绩效的机制,并发现职业使命感(occupational calling)可有效缓解压力负面影响。研究通过723名铁路员工数据验证了压力作为阻碍性工作需求(hindrance job demand)的消极作用,为优化企业培训管理和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高速发展的中国铁路系统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约75%的事故源于人为失误——司机超速驾驶、信号员错误放行、调度员操作失误等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屡见不鲜。为提升员工专业素质,中国企业普遍采用强制学习与考试的管理手段,但这种高压式培训是否真能达成预期效果?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和越来越难的考试要求,会不会反而成为压垮员工安全表现的最后一根稻草?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的重要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职场学习考试压力对铁路员工安全绩效的双刃剑效应。通过723名铁路员工的实证数据,研究团队发现当学习任务过重、考试难度过高时,这些本意为提升安全性的管理措施反而会转化为阻碍性工作需求(hindrance job demand),通过损害睡眠质量和激发捷径动机(shortcut motivation)两条路径,最终导致安全绩效(safety performance)下降。更值得关注的是,具有高度职业使命感(occupational calling)的员工能更好地抵御这些负面影响,这为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测量关键变量:用感知学业压力量表(PASS)评估学习考试压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量睡眠状况,不安全动机量表中的捷径动机维度评估风险行为倾向,职业召唤问卷(CVQ)测定职业使命感水平,安全绩效量表则从安全遵守(safety compliance)和安全参与(safety participation)两个维度进行评价。通过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所有量表均显示出良好的信效度。

  压力传导的双重路径:学习考试压力既通过侵占休息时间导致睡眠质量下降(β=-0.032,95%CI[-0.067,-0.003]),又通过激发走捷径的动机(β=-0.094,95%CI[-0.130,-0.062])双重机制影响安全表现,完全中介了压力与绩效的直接关系。

  职业使命感的保护作用:对于高职业使命感的员工,压力引发捷径动机的程度显著更低(简单斜率检验:低分组β=0.387 vs 高分组β=0.221),证实其作为个人资源(personal resource)的缓冲效应。但意外的是,这种调节作用未体现在睡眠质量路径上,研究者推测可能与职业使命感的双刃剑特性有关——高度投入的员工可能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

  管理启示的实证基础:研究证实中国铁路企业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PSQI均分11.59,远低于16分的健康阈值),且严格的科层化管理容易将学习考试异化为阻碍性需求。这提示企业需要合理设计培训体系,避免形式主义考核消耗员工资源。

  这项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JD-R理论将职场学习单纯视为资源或挑战性需求的视角,首次系统论证其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转化为阻碍性需求的机制。发现职业使命感可训练性的特点(通过CVQ测量显示α=0.858),更为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抓手——通过文化建设、人才选拔等方式培养员工的职业使命感,能有效缓解高压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不仅适用于铁路行业,对其它高风险行业如航空、医疗等领域的员工安全管理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职场学习压力的差异化影响,以及职业使命感干预方案的具体实施路径。

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