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保定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通知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保定市考试报名安排来了!详见正文。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考务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根据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冀人考发〔2025〕28号)要求,为做好我市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报考地点为“保定”的考生,考试地点均在保定市,定州市报名考务管理工作由保定市人事考务中心负责。具体安排如下: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设置“新闻基础知识”“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各科目均为主、客观混合试卷。应试人员须在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应试人员应试时仅限携带准考证规定的文具。严禁将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蓝牙耳机等具有通信、记录、拍照、存储、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带至座位。
该项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相关内容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专栏进行查阅。
实行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后,考试管理机构可在考前、考中、考后对报考人员承诺内容开展核查,报考人员应接受并配合核查,逾期拒不接受核查或未按要求接受核查的,视情形给予报名无效、取消考试资格、考试成绩无效、证书无效等处理。报考人员须确保报名注册预留个人手机号码真实有效,并保持电话畅通。
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确保考试安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第31号令)有关规定,省、市各级考试组织机构将联合行业行政主管、公安、工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涉假骗考、替考、团伙舞弊、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等行为,对各种涉考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其中,应试人员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有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长期记录。
为进一步防范利用手机进行高科技作弊行为,应试人员进入考场后,将个人物品(不含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将手机关机后集中放入监考人员提供的专用信封、手机挂毯或其他专用容器内,随后监考人员进行金属探测安检,安检完成后应试人员入座。全部应试人员入座后,监考人员会比对应试人员数量与集中放置手机数量,“差额”手机对应应试人员应签署未携带手机诚信承诺书。
应考人员应诚信参考,严禁替考、伪造证件、抄袭、使用通讯工具或其他高科技手段等作弊行为。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试卷和答题卡(纸),防止他人抄袭。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等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试答卷,将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含抄袭人和被抄袭人)。
本次考试的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网上审核或现场审核、网上缴费的方式组织。
报考人员登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服务平台(进行报名。报考人员最晚于8月9日前完成注册,8月5日9时-11日17时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务必完成“报名信息确认”,否则无法审核)。
新注册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系统注册时,系统通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行政协助等方式对身份、学历学位信息进行在线核验,核验及注册完成后方可继续报名。
己注册报考人员须报考前先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补充完善个人信息,核验完成后方可继续报名。(学历、学位信息系统审核后无法修改或删除,如果因填写错误等原因未通过的,可重新添加一条学历或学位信息,每个人最多填写五条。)
注册后身份、学历学位等信息在线核查通过,且提交报名信息后,网上报名系统将对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等内容与特定条件相符合情况进行在线核查,核查通过报考人员须本人签署《告知承诺书》,不允许代为承诺,完成网上缴费后即完成报名。
身份、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信息无法在线自动核查报考人员,填报相关报名信息后,同时提交报考人员自我判断符合报考条件的证明材料图片,须本人签署《告知承诺书》,不允许代为承诺。各市考试机构将进行网上人工核查。报考人员及时查看资格审核状态,显示“通过”后完成网上缴费即完成报名。
对于不适用或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报考、学历学位自动核验未通过(按报考条件)以及之前年度未按照考试机构要求接受核查的报考人员报名资格,需进行现场人工核查。上述报考人员,及时打印报名表,按照网报平台有关说明提示,持相关材料,于8月11日当天到保定市东二环人才大厦613进行现场审核(咨询电话)。现场审核通过的考生应及时查看审核状态,显示“通过”后完成网上缴费后即完成报名。
(3)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下载并打印相关PDF格式在线验证/认证报告,具体操作方式参见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内容;
(4)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原件(携带其中一证即可);
考试费用实行网上缴纳,报考人员按照网站提示操作。为防止出现报考人员已网上付款,但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网报平台费用未到账现象,进而导致报名失败,报考人员务必于网上缴费操作完成后,在8月13日17时前重新登录考试报名平台并查看“缴费状态”。若显示“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报考人员缴费前,请务必认真核对个人填报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报考级别和报考科目等关键信息,确保准确。
根据国新出发函〔2023〕192号和冀价行费[2013]54号文件有关规定,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64元(其中代国家收取考务费每人每科19元),报名费每人10元。
10月17日-25日,报考人员可登录网站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凡未考前通过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的,视为主动放弃参加考试。打印时,报考人员应按照网上报名阶段填报的证件类型进行选择,否则将影响准考证打印。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以《2025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准。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主管部门及驻保有关单位要加强宣传,做好考试报名指导、服务工作。提醒考生关注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考试有关事宜将通过以上平台及时发布。
2.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河北省报考人员所在新闻单位审核意见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保定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记者】可获取保定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入口/条件、考试时间表、准考证打印、考试大纲、成绩查询等
10月17日-25日,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员可登录网站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
凡符合规定报考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时,报考人员须上传所在新闻单位同意其报考的书面审核意见。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报考地点为“保定”的考生,考试地点均在保定市。
10月17日-25日,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员可登录网站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
凡符合规定报考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时,报考人员须上传所在新闻单位同意其报考的书面审核意见。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报考地点为“保定”的考生,考试地点均在保定市。
保定于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报名需要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本人近期蓝底免冠二寸照片等材料,详见正文。
保定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报名需要满足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等条件。
为方便司机朋友报名,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将在阜平县、易县以及保定市民服务中心设立三个报名点。周边县域司机可就近前往报名点报名。
为方便司机朋友报名,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将在阜平县、易县以及保定市民服务中心设立三个报名点。周边县域司机可就近前往报名点报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计划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有需要报考的请收藏备用!
保定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报名的通知,2025年1月13日、14日进行报名。
【导语】: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保定市考试报名安排来了!详见正文。
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考务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
根据河北省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冀人考发〔2025〕28号)要求,为做好我市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5日举行。报考地点为“保定”的考生,考试地点均在保定市,定州市报名考务管理工作由保定市人事考务中心负责。具体安排如下: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设置“新闻基础知识”“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各科目均为主、客观混合试卷。应试人员须在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应试人员应试时仅限携带准考证规定的文具。严禁将手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蓝牙耳机等具有通信、记录、拍照、存储、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带至座位。
该项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相关内容可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专栏进行查阅。
实行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后,考试管理机构可在考前、考中、考后对报考人员承诺内容开展核查,报考人员应接受并配合核查,逾期拒不接受核查或未按要求接受核查的,视情形给予报名无效、取消考试资格、考试成绩无效、证书无效等处理。报考人员须确保报名注册预留个人手机号码真实有效,并保持电话畅通。
为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确保考试安全,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第31号令)有关规定,省、市各级考试组织机构将联合行业行政主管、公安、工信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涉假骗考、替考、团伙舞弊、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等行为,对各种涉考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其中,应试人员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有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并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长期记录。
为进一步防范利用手机进行高科技作弊行为,应试人员进入考场后,将个人物品(不含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将手机关机后集中放入监考人员提供的专用信封、手机挂毯或其他专用容器内,随后监考人员进行金属探测安检,安检完成后应试人员入座。全部应试人员入座后,监考人员会比对应试人员数量与集中放置手机数量,“差额”手机对应应试人员应签署未携带手机诚信承诺书。
应考人员应诚信参考,严禁替考、伪造证件、抄袭、使用通讯工具或其他高科技手段等作弊行为。应试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试卷和答题卡(纸),防止他人抄袭。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等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试答卷,将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含抄袭人和被抄袭人)。
本次考试的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网上审核或现场审核、网上缴费的方式组织。
报考人员登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服务平台(进行报名。报考人员最晚于8月9日前完成注册,8月5日9时-11日17时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务必完成“报名信息确认”,否则无法审核)。
新注册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系统注册时,系统通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府部门内部核查和部门间行政协助等方式对身份、学历学位信息进行在线核验,核验及注册完成后方可继续报名。
己注册报考人员须报考前先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补充完善个人信息,核验完成后方可继续报名。(学历、学位信息系统审核后无法修改或删除,如果因填写错误等原因未通过的,可重新添加一条学历或学位信息,每个人最多填写五条。)
注册后身份、学历学位等信息在线核查通过,且提交报名信息后,网上报名系统将对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等内容与特定条件相符合情况进行在线核查,核查通过报考人员须本人签署《告知承诺书》,不允许代为承诺,完成网上缴费后即完成报名。
身份、学历学位、所学专业等信息无法在线自动核查报考人员,填报相关报名信息后,同时提交报考人员自我判断符合报考条件的证明材料图片,须本人签署《告知承诺书》,不允许代为承诺。各市考试机构将进行网上人工核查。报考人员及时查看资格审核状态,显示“通过”后完成网上缴费即完成报名。
对于不适用或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报考、学历学位自动核验未通过(按报考条件)以及之前年度未按照考试机构要求接受核查的报考人员报名资格,需进行现场人工核查。上述报考人员,及时打印报名表,按照网报平台有关说明提示,持相关材料,于8月11日当天到保定市东二环人才大厦613进行现场审核(咨询电话)。现场审核通过的考生应及时查看审核状态,显示“通过”后完成网上缴费后即完成报名。
(3)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下载并打印相关PDF格式在线验证/认证报告,具体操作方式参见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内容;
(4)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原件(携带其中一证即可);
考试费用实行网上缴纳,报考人员按照网站提示操作。为防止出现报考人员已网上付款,但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网报平台费用未到账现象,进而导致报名失败,报考人员务必于网上缴费操作完成后,在8月13日17时前重新登录考试报名平台并查看“缴费状态”。若显示“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报考人员报名成功后,已缴费用不予退还。
报考人员缴费前,请务必认真核对个人填报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报考级别和报考科目等关键信息,确保准确。
根据国新出发函〔2023〕192号和冀价行费[2013]54号文件有关规定,收费标准为:每人每科64元(其中代国家收取考务费每人每科19元),报名费每人10元。
10月17日-25日,报考人员可登录网站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凡未考前通过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的,视为主动放弃参加考试。打印时,报考人员应按照网上报名阶段填报的证件类型进行选择,否则将影响准考证打印。
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以《2025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准。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主管部门及驻保有关单位要加强宣传,做好考试报名指导、服务工作。提醒考生关注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考试有关事宜将通过以上平台及时发布。
2.2025年度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河北省报考人员所在新闻单位审核意见表
- 四川交通快讯(6月4日)
- 2025保定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通知
- 独家:通用道朗格优化重组对现有用户的服务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光谷校区供配电设备升级改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为留守老人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