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10年:一场科技执念
“把钱借给 Somebody 而不是 Nobody”,“借大钱不借小钱”,这是全世界银行的“祖训”,是颠扑不破的理性。
别说 1 块,就是 100 块,1000 块,10000 块都没有,连 100 万以下的贷款都凤毛麟角。
他是一个淘宝店主,每一单交易、物流和回款都记录在淘宝的数据库上,没人可以篡改。贷款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瞬间评估他的经济能力,算出一个“安全值”,只要他的借款不高于这个值,就放心把钱借给他好了!
家里做生意的浅友可能还记得,15 年前,当你需要小额贷款救急时,只有两条路:找熟人借,看脸色;找民间借贷借,看纹身。
在阿里金融成立的最初五年,将近 100 万小商户从中贷到了 2000 亿元。平均每人贷款 20 万。
如果把小贷系统看作一个心脏,那么银行系统就是包含了五脏六腑的完整躯体,复杂度不可同日而语。
开干!果郡至今记得,当时蚂蚁集团调集最精锐的师傅草创网商银行,一线核心架构师开赴杭州黄龙时代广场 15 楼闭关,史称“一号项目”
可是,几千万不在阿里体系内做生意的小业主、个体户,他们的经营数据去哪儿找呢?
可如果把淘天的数据比作森林,这些外部数据就像是沙漠上的沙棘草——重要,但不够多。
我是为了见证一家伟大的互联网银行的诞生而来,而不是维持一个原本就运转良好的小贷业务。
彼时,更多“看清了形势”的同事,拿完那年年终奖直接选择辞职走人,加入“更有希望的事业”。初创的网商银行迎来一场大雨。
虽然数额微小,却是活生生的数据叶片,这些叶片连缀起来,不正是刻画一个中小商户还款能力的参天大树吗?
韩文婧非常困惑,于是请教资深风控老同事咋判断,老同事挑挑眉毛笑着说:看面相!
第一,贷款不够下沉。形态各异的农户是农业的细胞,资金给到他们更能对冲风险;
第二,数据不够实时。农业受自然影响,前两年收成好,并不意味着今年也好。。。
韩文婧就在这时被调入了农村金融团队。她本人长在城市,跟种地唯一的联系就是爷爷在农业局做了一辈子植保工作。
上面,总部不给赊账,需要现钱进货;下面,杂货铺经常欠款,拖几个月、半年也不新鲜。
产业链的标准模型是“1+N”,也就是一个核心企业和 N 家上下游供应商,在风控的概念空间里,N 的信用都依赖于 1 而存在。1 之不存,N 将焉附?(所以必须看经销合同)但只要深入这些企业就会发现,这个模型非常片面。
就在 2021 年, 国产图数据库迎来了大突破,而一举攻下技术高地的不是别人,正是网商银行的股东之一蚂蚁集团。
这套专门在空中俯瞰资金流的蛛丝马迹,进而为小企业刻画关系网的系统,被称为“大雁系统”。
贾楠和组里的伙伴为了获得不同银行流水单,肉身出现在所有能找得到的银行里,人均开卡恨不能凑够一副扑克牌。
你也许猜不到,网商银行的风控策略团队只有 5 个人,这五个人面对的超过 1 亿的小微客户窗口,其中真正服务的也有几千万之多。
但“我是谁”有无数种答案。我可以是某企业的供应商,可以是某供应链的一环,但所有的回答中,最有尊严的便是:我就是我!
彼时,网商银行终于可以骄傲地宣布,自己已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脏。能把血液精准泵入经济最细微的毛细血管!
现在网商银行的要求是:别到 100 分, 也别到 60 分,就稳稳维持在 80 分!
数字是最好的勋章:信银理财和网商银行合作五年,代销理财余额从 0 涨到了 1000 亿元。
但换个角度,它似乎与别人无关,只是让“未来的自己”把钱借给“现在的自己”。
按照规矩,新的贷款产品开发,必须经过多轮质检测试,确保排除 Bug 才能上线,但现在显然不能讲规矩了。
96 小时后,火神山项目如期上线。前三月免息,后九月利率下调 20%,在快要窒息时,小微商家们得到了氧气。
- 网商银行10年:一场科技执念
- 2025年06月28日Bl
- 万字长文揭秘杨瀚森经纪人里奇-保罗他如何
- 69XX工地勺勾搭农民工
- Hot文章值得看:智能家居厂家?智能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