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年萧克前往云山劳动临行前周恩来:带一个炊事员照顾你吧
1958年,萧克被免去领导职务,告别了曾经的工作岗位。回到家中,萧克的心情显得格外低落。虽然他并非是一个喜欢权力的人,但他却觉得没有了职务后,最让人失望的,并非是没有权力,而是失去了继续为人民服务的机会。这个失落感让他感到无助与孤单。
看到萧克失落的样子,妻子蹇先佛心里明白他在担忧什么,但依旧温柔地劝解道:“别太难过了,这不过是没当官了。只要人还在,很多事情总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她的话语让萧克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些,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回应道:“你说得对,历史总会有公论,只要我还在。”
1959年,萧克的老朋友们——贺龙、王震、张子意、张启龙等人不约而至,来到萧克的家中看望这位昔日的战友。在大家的一番劝慰中,萧克依然坚定表示:“我身为共产党员,永远不会消极。”
看到萧克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王震,农垦部部长,提议道:“黑龙江垦区要建一个水库,正好缺人手,不如我打个电话给省委书记欧阳钦,安排你去那里建水库,如何?”听到可以继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萧克眼中闪烁着光彩,立即答应道:“好,好,什么工作都行!”
同年9月,萧克被中央任命为农垦部副部长。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不已,立刻向妻子蹇先佛分享这个好消息:“老伴,我终于又有机会为人民服务了,哈哈哈……”看到丈夫如此高兴,蹇先佛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快。她并不在乎丈夫做什么工作,她只希望他开心。
萧克准备上任时,妻子蹇先佛为他准备了一身便装,让他换上,准备去农垦部报到。脱下军装的那一刻,萧克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为了不让妻子看到,他默默地擦干了泪水。蹇先佛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她就在门口,看得一清二楚。为了不让丈夫伤心,她悄悄走出去,倒了一杯水,坐在凳子上等待萧克换好衣服。
萧克换上便装后站在镜子前,长时间沉默着调整自己的情绪,最终走了出来。当他看到蹇先佛时,尽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笑着说:“你看,这身衣服挺合适的。”
在农垦部,萧克见到了王震,依然一如既往地坚定:“我一定要重新开始。”虽然此时他身着便装,但王震依旧能从萧克那挺拔的身形中看到,那个坚韧不拔的军人依旧存在。
此后,萧克承担起农垦部副部长的职责,专注于农业机械化工作。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他亲自前往广东垦区,前往海南岛琼中县的一个农场,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起床,向海南岛农垦局的机务科长徐文学习如何操作拖拉机。在看到萧克进步神速时,徐文赞赏地说道:“再学一会儿,你就能驾驭拖拉机,进行耕地和耙地了。”
1963年2月,萧克主持召开了黑龙江垦区机械化生产队的工作会议。会上,他强调,各个农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机械化生产队,以此为基础推动国营农场的建设。在汇报工作时,周恩来总理听取了萧克的报告,并指出:“农场、地方、农垦部的各级领导不能随意干预生产队的工作,而是要为生产队提供服务。”
萧克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推动了全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14.5亿斤增长至71.6亿斤,棉花产量由36.3万担提高至近142万担。总的来看,农业生产形势大为好转,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认可。
然而,随着时局变化,萧克最终遭到隔离审查。1969年11月,萧克接到组织的通知,被要求前往江西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考虑到萧克的年纪已不再年轻,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他,指示:“你年纪大了,独自一人去江西不太方便,可以带一个炊事员照顾你。”
虽然感激周恩来总理的关心,萧克仍然婉拒了这个好意,他知道自己这次去江西是接受再教育,一切要从头做起,带炊事员不合适。临行前,蹇先佛为他准备了被褥和换洗衣物,而萧克则将自己喜爱的书籍从书架上整理好,装满了一大箱子。
在前往江西的火车上,萧克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脑海中不禁浮现起当年参军时的情景。心中波澜起伏,萧克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
“我自江西来,又回江西去。昔日草鞋行,今朝飞车遽。轻装怀马列,悠然赴‘五七’。战地黄花衰,孟冬西风疾。云山赋归欤,老骥兮伏枥。”
12月,萧克到达江西修水河畔的云山垦殖总场,暂住在一个简陋的单间里。房间大约十平米,原本用作职工医院的废弃建筑显得冷清又破旧,萧克搬进来后,自行整理床铺和衣物,并开始打扫房间。为了锻炼身体,萧克坚持自己买菜、做饭、砍柴。尽管条件艰苦,萧克从不麻烦他人,有时他太累了便去食堂解决一餐。
尽管条件艰苦,萧克依然保持着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当地的气候潮湿寒冷,房屋没有暖气,冷风从墙缝、屋顶的裂缝里渗入。想到徐特立曾说过的在寒冷的屋内跑步取暖的方法,萧克便开始在屋里跑步,不一会儿便感觉到温暖。后来,农场为他找了一些木炭,他的屋内因此温暖了许多。为了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萧克将周围的木桩劈成柴,既解决了取暖问题,也能做饭。
不仅如此,萧克还学会了木匠手艺,亲手做了几件简单的家具。看着这些初学的作品,他不禁感到十分充实。后来,为了使自己做的家具更加美观,萧克还向一位老木匠请教油漆的技巧。经过努力,萧克成功地将家具油漆得光滑亮丽,他深感欣慰,甚至写下了《自制家具》这首诗,来表达那时的心境。
- 非遗走进房产家装
- 69年萧克前往云山劳动临行前周恩来:带一
- 木作美学研究院专访易圣装饰设计总监 杨伟
- 致命打击: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
- 91成品人入免费无限看